中职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根据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而我校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因此,中职教育的两大特点——职业性和实践性,并没有在我校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中完全地体现出来。我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技能上都存在着与企业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因此,我校应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找出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构建模式,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此我们尝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物流专业仓储实训课程进行构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是根据产品或项目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和专业知识点,将任务目标作为目的。授课过程即依照生产和工程的实施程序确立教学的职业培训内容,将受教育对象作为核心去设计教学系统。为此我们对物流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进行物流岗位调研
我校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岗位调研,了解物流企业的需求,掌握物流企业工作流程、岗位设置、人员素质要求等信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保障人才的培养符合企业要求,我校按照物流企业岗位的要求,参照职业能力、岗位技能需求等分析结果,制订了以物流职业素质为基础、以物流岗位能力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仓储的工作对象为货物、仓库、仓储设备等,而所需完成的动作有货物清点、仓库分区、库房管理、仓储设备使用等。然后我们将这些动作按照岗位工作任务流程、任务范围、知识特征等进行整理,并转化成相应的课程,如运输作业、仓储作业实务等。
二、优化仓储实训课程内容
只有解决了实际工作任务与专业学习相互割裂的状态,才能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求“工作中学习”和“学习中工作”,实现工作任务与专业学习的高度融合。仓储实训课程内容构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使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能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熟悉仓储作业流程,会选择、使用仓储的各种设施设备,具有较强物流管理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仓储作业实务》分解成七项工作任务,并设计了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如图1所示:
三、开发校本实训教材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们编写了实训教材,用以指导学生实训,培养学生的技能。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以仓储作业实务和运输作业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逐层递进,每部分都设计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同时贯穿物流软件技术方面内容的介绍,力求使学生对物流综合业务流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本实训教材还结合我校物流实训室的特点,以满足当今中职学校物流实训要求为宗旨,以我校物流实训基地为平台,设计了物流相关环节的操作实训。
四、岗位实训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熟悉物流各项设备,熟练地完成物流仓储与运输的操作流程。我校对物流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仓储技能实训。同时以比赛检查教学质量,举行了 “货品堆码竞赛”“拣货竞赛”“叉车竞赛”。我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广东省物流技能大赛”。这些比赛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短期的实习,则有助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