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拓专业实践“课程”,增强专业技术能力
根据专业社团特点,开拓实用的任务,在做实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产生学生心里的“真知”。
图像制作社以图像的设计制作和图像输出为主要的技术支点,通过与学校办公室的沟通,社团承接了全校部分的宣传喷绘任务,为各专业部、学生处、实训处等多个部门制作喷绘海报。表2为社团日常生产任务的举例。
图1为图像制作社的学生比较典型的工作过程,以及其在工作中可以锻炼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这些具体的任务,不需老师太多的唠叨,学生便可以在做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4.打造人际关系“课程”,促学生协调发展
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必须要掌握的能力,而社团是学习这项能力的重要场所。
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重在以活动促学习。除了社团日常工作之外,指导老师还需多组织活动,将学生抛图2社团活动示例入到情景当中,这就是人际关系“课程”。
学生如何与人合作,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展示自我,如何维护关系,就变成学生的自我摸索与逐步提高过程了,当然,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指导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图2为社团经常组织的活动形式。
五、总结
开发潜在课程,以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方式,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积极性,投入到专业社团的活动中,使其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践表明,在中职生的专业社团建设中,潜在课程的存在是必要的。针对此理论,对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并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