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螺纹加工,精益求精。
小组分工,按图纸要求加工工件。整个加工流程包括:螺纹大径的加工、螺纹退刀槽的加工、螺纹刀的安装、机床主轴、螺距和开合螺母的调整、直进法车削三角形外螺纹、用止通环规检测螺纹及调整。
通常在加工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螺纹刀的安装、螺距的调整、直进法车削螺纹的操作动作、乱牙。针对这些学习难点,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精益求精的要求,专门录制相对应的规范操作以及纠正乱牙的微课视频,并配有解说和文字突出。若遇到加工困难,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点播对于视频,参照视频对比自己的加工步骤,自行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可以请教组长,通过讨论、组长示范,协助解决。若组长也无法解决困难,应举手示意请教教师指导。最后学生也可在班级微信群与Q群,讨论解决方案、分享经验遇到生产难题。
生产过程需要把控产品精度,按生产步骤测量尺寸。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追求精品。学生参照资料最终以实际加工解决困难,实现理实一体并且培养了自身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车间安装了监控视频并且网络连线,企业专派人员能够通过手机掌心APP实时观看学生操作过程,方便随时指正学生的操作,方便在后面评价中,按照行业标准具体点评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工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分工巡视,保证安全加工。
实操过程模拟工厂模式进行,采用“工资单”的形式记录整个生产过程。工资单的制定是与企业人员讨论,按照切实一线工人的工作规范性得出。通过以分代资的形式模拟工厂模式,登记“工资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小组的荣誉感及小组的竞争。通过工厂的运行模式不断渗透,实现工学结合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再次,质量检测,把关生产。
组长集中组员,大家用千分尺和游标卡尺、止通环规对产品进行自检和互检。全组一起讨论、分析各个产品的质量,填写下面的《教师对工件质量检验记录》学生记录部分,并统计出的产品的及格率品,总结整个生产过程的小组表现。
(3)生产小结,分享工作过程经验
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拿着自己的成品展示,并且向大家汇报:各个成品的工艺参数及质量,各个成员的技术控制度,不及格工件的纠正过程,在加工过程中的收获等。展示环节全员参与,让学生提高自信与表达能力,分享加工过程获得的经验与喜悦。
4.课堂评价,信息反馈
课堂评价由评质量、评过程、评展示三个部分组成:
(1)以加分扣分形式,模拟工厂奖金模式,明细如下 ,最后制定出个人“工资单”,上交到QQ共享。
(2)校企合作的企业技术管理员,与每个小组的学生利用微信进行实时视频,针对学生本次生产的制品进行点评及答疑,进一步按照企业的工作要求来规范学生。
(3)每个小组拍照上传一个优秀作品到QQ共享。
(4)各个小组按照下面的评分表在QQ进行评分,并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老师分析评分表的评分情况,突出每个评分项目最高得分的小组,关注每个小组的闪光点,并分析小组的表现情况上传到QQ。
(下转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