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二、周四早读期间由各分店店长组织本分店晨会
晨会内容:(1)分店店长让员工轮流主持例会,每天例会前先带员工跳一段快乐、激情的舞蹈,例会可融入游戏PK。(2)总结本店这两天表现好的地方和要改进的地方。请授课老师表扬的店员分享进步的感受。(3)店长组织店员对门店销售课程里要求演练的内容进行演练及打分评价。
五、措施执行过程出现的情况及调整办法
1.这一系列的班级管理改革措施执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优秀的分店总是优秀,有待提高的分店总是有待提高。调整办法:(1)重新调整店员搭配,把总是优秀的分店部分店员与总是有待提高的分店部分店员对调。(2)分店店长制定本分店的奖罚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执行。
2.再执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四个分店的成绩差不多,分不出胜负。
调整办法:(1)严格奖罚情况的记录。(2)与科任老师沟通,发动科任老师对四个分店上课情况做打分评价,纳入奖罚记录。(3)把各科测验和考试成绩的分店平均分纳入奖罚记录。(4)举行各种小团队活动,各分店进行PK的名次纳入奖罚记录。
如果把以上班级管理的改革措施视为硬性管理措施,要使这些硬性措施有效地执行,使学生积极配合遵守班级管理的有关规定,班主任还要从精神上对学生进行关怀,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等软性管理办法,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店长专业班级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六、将精神文化渗透到德育教育的措施
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将精神文化渗透到德育教育。
(一)丰富班级精神文化内容
1.明确岗位分工的责任制。班级管理大家共同参与,人人有岗位,并根据学生性格特点随时调整所担任岗位。
2.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家。让学生走进教室有家的温馨感。谁有困难时大家互相帮助。比如:生病同学的值日工作,大家都会主动分担;有住宿生生病需要打针,都有同学主动陪伴照顾。只要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一切工作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同时经常教育学生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运动量,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感知学生的爱
教育专家李镇西曾说过:“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老师能否感知学生的爱。”通过和14店长班一学年的接触,我对这句话有颇深的理解。当我身体不舒服时,有学生会问我:“老师,您今天不舒服吗?”当我心情低落时,学生会像朋友一样对我说:“老师,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老师,要开心一点才不容易老。”也有学生直接叫我的名字,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学生在冒犯老师,可我觉得是学生把我当朋友。寥寥几句的问候,足以证明学生对我的爱。被学生的爱包围是种享受,我工作起来就更有劲头了。
(三)真正走入学生心中,以关爱学生赢得学生的爱
怎样让学生喜欢你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真心喜欢你的学生,学生也一定会喜欢你的。当你讨厌一个人时,那个人一定也同样讨厌你。每当学生对笔者说:老师,爱你哦!笔者觉得自己的辛勤付出还是值得的,是关爱学生赢得学生爱的回报。
(四)大胆把工作交给有能力的学生来办
90后的学生虽说是张扬的一代,但他们的确也在慢慢长大、成熟。只要懂得去激发学生的潜力,他发挥出来的能力远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记得有一次笔者把主题班会课交给总店长汪小勇来上。他提前做了主题班会《自信奋进成功》的PPT,笔者觉得他的PPT做得很好,他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阐述一些大道理,更浅显易懂,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堂班会课,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气氛热烈。笔者觉得他的课件甚至比老师做的还要好,于是就把他做的这个PPT共享到学校的微信群,得到校长和学生处主任的表扬。
(五)加强师生沟通,家校沟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班级微信群和家长微信群
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学生加强沟通、布置工作、传达学校的管理要求。通过家长微信群、班级家长委员会,或者到学生家里家访等办法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工作的支持。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有互相依恋的情感成分。当你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你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时,你会发现学生也会把你当朋友,学生是爱老师的,甚至觉得老师是最漂亮的或最帅的,这就是教师工作的乐趣。
通过这一系列班级管理改革措施的执行与实践,14店长班的班风班貌有了极大的改观,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与工作的热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在这一学年里,14店长班在学校举行的各项大型活动中,获得如下的奖项:
第一学期获得奖项:校运会班级团体总分全校第一名、校运会入场式二等奖、校运会女子团体总分全校第二名、校运会男子团体总分全校第三名,跳远项目破校最高纪录,男子4*400破校五年纪录,潘嘉怡同学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校十大歌手比赛获三等奖,校演讲比赛获两个二等奖,校女子拔河比赛获得全校第七名。
第二学期获得奖项:在学校举行的职业素养月职场风采大赛中,班获得全校第一名。在全校的大型演讲比赛中,14店长班汪小勇同学获得三等奖。在全校女子排球赛中,14店长班获得全校第五名。14店长班学生参与学校店长专业课程《服装门店销售“九连环”》的微课拍摄工作。
14店长班在这一学年里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也可以证明笔者的班级管理改革是有成效的,是值得推广的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