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近几年的中职类高考作文来看,应用文写作已成必考内容之一。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和他们的就业关系不大,即使有个别学生有升学需要,他们也认为,只要能记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写作时依葫芦画瓢就可。思想上不够重视,学习必然缺乏动力,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为此,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中职生认为“中职语文学习简直是浪费时间”这一观点,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必须重视起来,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使应用文写作真正成为学生求职、工作时的好帮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认识中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中职语文教学才能在职校课堂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是有此认识,笔者多年来都在探索应用文教学的新方法,现已初有成效,由于篇幅所限,故在此以“启事写作”教学为例作一归纳,期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一、激趣:联系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展开。在教学“启事写作”这一内容时,笔者设置这样一个场景:今天中午,我们有一个姓黄的老师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后,到下午才发觉钱包丢失了,里面有汽车驾驶证、行驶证、饭卡、700元人民币。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帮这位老师找回他的钱包?班上学生立刻就有人回答“用广播告知有拾到者归还失主”“大家帮忙去找一找”“张贴寻物启事”等,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就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启事写作。
二、尝试:以旧学新,鼓励尝试写作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这时就应把启事写作的具体要求详细告诉同学们,让他们被动接受写作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同学们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对此,不少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对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尝试教学法”颇为赞同,他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鼓励同学们在尝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据此,笔者鼓励同学们联系学过的应用文写作知识(特别是“通知”的写法),以黄老师的身份,尝试写一份“寻物启事”,告诉他们要注意拟题和考虑要注意的事项,从而调动了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
三、面评:教师巡回指导,当面点评
在学生尝试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面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导。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二是能让学生对老师的点评有深刻的印象,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有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
寻物启事
我丢失了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汽车驾驶证、行驶证、饭卡、700元人民币。有捡到者请交到语文办公室,谢谢。
2014年10月20日
黄某某
应该说,这位学生对“寻物启事”的写作要求还是基本了解的。在点评时,笔者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然后指出其错误所在:格式有错,应先写姓名再写时间;内容有所欠缺,建议他最好能写明丢失钱包的时间和地点,并写上个人的联系电话,结尾处也不能简单地只写“谢谢”,而应表明“酬谢”之类,以表诚意。这位同学听了之后,在接下来的几次应用文写作之中,再也没有犯同样的格式方面的错误了。此法虽较费时,而且要不厌其烦地讲,但其影响是明显而深远的。
四、归纳:组织讨论,归纳写法
有了以上的写作实践和点评后,教师应适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其中有一小组归纳较好,指出:寻物启事应有标题,要写出丢失物品的时间、地点,事物特征,联系方式,落款处应先写名,再写时间。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