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善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在中职语文课堂,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所能使用的备课资料很少,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更少,而中职学生最不喜欢灌输式的教学了,所以造成中职语文课堂沉闷枯燥,学生不爱学,教师也不爱上。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备课资料,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习题资料等供我们选择。一幅优美的图片,一首动听的音乐,一段深情的朗诵,一个生动的视频等,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流连忘返。因此,教师要学会好好筛选和运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可以下载朗读视频或者带音乐伴奏的朗读音频在课堂上播放,用那抑扬顿挫的声音、饱满激情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不但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在教学《善良》时,我们也可以播放《农夫与蛇》的动画或者图片,让学生回顾这个小时候就听过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为学生深入理解《善良》一文的内容做好准备。在教学《隐形的翅膀》时,在结尾之时,播放《隐形的翅膀》歌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在旋律优美又励志的音乐中,学生更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和领悟其中的意境。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3.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丰富中职语文课堂的内涵,也能够使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
中职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是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构成。
在阅读与欣赏教学中,有一些比较复杂繁琐的内容,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文体常识等,如果直接由教师讲解或者板书,那样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文字等),再制成多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跟传统的“白纸黑字”或者“满堂灌”相比,这明显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燃起他们的阅读欲望。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欣赏、音乐等信息技术,给课堂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致橡树》和《雨巷》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播放朗读视频,让学生能够更深入体会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网上有大量口语表达范例的视频,如演讲、辩论、朗诵、讲故事、求职面试等,应有尽有。这些直观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源,我们经过筛选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这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最直观的模仿对象,又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学生训练口语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训练,让他们互相用手机拍下视频,通过视频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加以改正。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少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QQ空间、微博、博客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活动进程,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最后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师生互动平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课程每周一般只有两个课时,如果我们不是当班主任的话,那么平时除了上课的时间与学生有交流接触之外,其余时间一般是很少有能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的。而信息技术就可以提供给教师师生一个课堂外的交流互动平台,这个平台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将我们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将知识从书本延伸到生活,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通,为师生课外的教学和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邮箱、博客、QQ空间等),和学生探讨问题,交流看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批改学生的作业;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我们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氛围,在网络平台上自由轻松交流,增进师生的感情,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拍摄的视频、图片等上传到空间或博客,互相评价学习。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师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师生互动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还可以加强师生的沟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创新和实践,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新的途径与方法。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