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的今天,中职政治课教师应认真分析中职生的学情与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灵活变通的给学生讲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采用新闻专题、创业专题、法律专题、经济专题的形式给学生讲课,不仅学生喜欢,还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文,笔者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对这几种专题栏目的教学形式进行阐述。
一、新闻专题——知晓天下信息的平台
新闻题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国际的、国内的、法律的、社会的等方面。中职生在校学习目的是为今后的上岗做准备,因此中职政治课教学不能只教书本内容,教师应当重视教会学生认知世界,认知本国国情,认知社会的本领。这种本领在中职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只有了解国际动向,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知道如何搜集和整合信息,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地就业和创业。要获取这些信息和知识,不能仅靠教材,教材具有滞后性,内容不够全面与广泛。而新闻则是我们认知世界,认知国情,认知社会最直接的窗口。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喜欢搜集央视、新华、新浪、腾讯、凤凰、财聚等网站的新闻讯息,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只要是对学生认知国际国内和社会形势有帮助的,笔者就将这些讯息逐一搜集和整理好,把它当成一节新闻专题课的授课内容。新闻专题课不能只读不评,如果只是读报式的讲解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帮助。于是,笔者效仿《有报天天读》《马后炮》等栏目的风格对新闻题材是既读又评。不仅如此,笔者还设计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让新闻专题课变得更加活跃与热烈。在讲过的新闻题材中,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农产品涨价到底富了谁”“中国的高房价及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城乡教育差距与教育公平”。笔者发现,学生对这样的课非常感兴趣。后来,笔者进一步发动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题材引入课堂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真正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创业专题——择业创业的导向
创业是一种主动性就业的方式,从大的方面看利国,从小的方面看利己。创业不仅能激发人的潜能,使自己拥有一份工作,还能为他人提供就业的岗位。中职生自身的条件具有创业优势,而且国家和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创业的优惠政策。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创业专题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在创业教育中,如果仅靠教材中的创业理论,只分析文字式的创业案例,对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是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笔者精心挑选央视网《生财有道》《创业英雄汇》等栏目的创业视频和创业讲座播放给学生看,视频中有较完整的创业者传奇式的视频资料,真实而且直观。相比单调的理论教学来说学生是百看而不厌。播放过的视频有《两年半从400元到7000万元的传奇》《大学生创业一年成风光人物》《一条新闻带来的财富》《鸭子吃海鲜,价格翻一倍》等等。这些视频若是只看不导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的,还应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商机创造财富的能力。如笔者在播放《两年半从400元到7000万元的传奇》视频时,设计了以下的问题供学生讨论:(1)刘鹏飞发现孔明灯致富商机是一种偶然吗?(2)刘鹏飞为什么选择孔明灯项目,为何仅用400元投资就可制作孔明灯?(3)刘鹏飞用一万元回乡办孔明灯加工厂,其家乡有何有利条件,加工厂规模如何从小变大?(4)当孔明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刘鹏飞把目光投向什么市场用何种方式接订单?(5)当加工厂无法完成巨大的订单量时,刘鹏飞通过何种方式完成订单任务?以上话题的讨论引发了学生的深思与兴趣,学生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上课。
(三)法律专题——学法维权的讲堂
学法是就业上岗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学法,才会懂法,才知道啥事能做啥事不能做,才会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纠纷,才会在学法与用法的过程中提高法律意识。中职生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上岗工作的群体,对其进行法律专题的教育意义深远。如何才能激发中职生学法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以案说法,最直观的手段是给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典型的视频案例。在央视网站《今日说法》《法律讲堂》《普法栏目剧》《庭审现场》等栏目有很多很好的案例视频,笔者给学生播放过的案例就有《打工的遭遇》《坠楼的打工者》《孩子名下的房产》《父母和子女间的心酸官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