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能多途径多渠道地提高毕业生岗位竞争能力,满足企业对劳动力“来了能用,用了放心”的需求已成为中职英语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中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制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 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
商务英语应培养一支适应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一定业务处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队伍。而大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有其名而无其实,基础英语教学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受传统英语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堂教学活动及教学水平测试均缺乏专业特色。由于教学体系偏离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制约了商务英语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致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常常成为了高职高考的主力军。
2. 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方法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足智多谋且骁勇善战的将领,在军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一支与时俱进高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英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为商务活动的主要原因。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大多教师毕业于师范类院校,所学专业多为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本身缺少商务背景,缺少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系统全面的了解以及在贸易谈判等商务活动中应用英语的实践经验。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局限性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法老套滞后,只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应用的基本功,却无法在实用商务英语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力指导,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校企合作制度尚未健全,商务英语实训课程流于形式
在2010年3月18日举行的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校企合作”。他强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功夫,也是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题。”目前虽然中职学校已开始认识到实践教学的至关重要性,但上到领导下到一般教师对商务英语实训课模式认识不清,研究不够,尚未构建出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校企合作体系,实训课存在着模式单一,随意性大,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的学校甚至由于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校外实训流于形式,学生只能在校内进行商务模拟训练,完全达不到实地实训的效果,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无法得到有效迅速地提高。
二、 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把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
《广东省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明确指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