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操作教学不仅能够增强人机之间的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识字教学效果。
一、图形操作的概念
图形操作,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主要是指以触摸屏电脑为教学载体,学生通过手指点击、拖拉的方式,对电脑软件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操作,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它的“图形”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数字图形,如水果、电器、动物等生活常见的数字图片;“操作”是指在触摸屏终端用手点击或拖拉图片的动作。我校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改革,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一套适合智障学生学习的教学平台。它由十五台触摸屏电脑和一台教师服务器,配上图形操作管理系统平台和课程资源,组成图形操作室。它的特点:操作方便,只要简单的点触,就能轻松完成任务学到知识,最大限度降低了操作电脑的难度,让手眼脑不协调的智障学生使用电脑不再困难;易学易用,以图片显示、操作为主,一看就明白,不需要培训,非常适合智障学生学习。
二、影响智障学生识字能力的成因与对策
1. 影响智障生识字能力的成因
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在学习上最大的差别在于学习速度慢、效率低,对于抽象概念不理解,对复杂事物学习能力低。影响智障学生识字能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智障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在感知客观事物、思维、语言表达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特别是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不清、词汇量少等因素制约学习能力的发展;二是很多学校的识字教学仍以多读多写的识字教学为主,方法单一,简单重复,内容枯燥,使学生学习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
2. 提高识字能力的对策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的器质性病变,智力发展迟缓,学习能力低下,思维直观具体等因素导致他无法象普通人一样正常学习。根据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智障儿童处于具体动作思维阶段,这就决定在培智教学中需要提供直观具体、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激发智障学生愿意识字,乐于识字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决定在培智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拓宽识字途径,利用多种渠道,采取积极有趣的方法引导智障生识字。
三、应用图形操作,提高智障学生识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图形操作教学互动性强,易学易操作,奖励机制丰富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智障学生的生理和学习特点,决定了我们的识字教学不但内容要丰富、有趣味,还要直观、可操作。图形操作系统里有很多识字教学图片,这些图片涵盖了生活语文教材全部生字图片及日常生活汉字图片。它通过有趣的识字游戏和奖励机制,让学生在十六种游戏中(如单图认字、多图学习、字图配对、图字配对等)从字形、字意、字义三方面去识字和书写。〓〓(一)情景识字
单纯的识字,是一件枯燥无味的学习,不但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出现厌学情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因。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创设各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形操作软件中设计了“单图认字——看图识字——字图配对”等几种识字方式,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能有效提高智障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下面以卢湾区教材生活语文第三册《常见的蔬菜》识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开展情景识字教学。
1. 与生字交朋友——单图认字
单图认字环节主要功能是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视觉追踪能力和朗读能力,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交朋友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创设“与生字交朋友”的教学情景,能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习兴趣。笔者设计情境:“同学们,你们想和奇虎交朋友吗?”孩子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