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含义:有效果,是对数学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的;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者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1. 树立目标意识: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
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拥有知识更有价值。要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数学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求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操作、猜测、分析、综合、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