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学案”应用严重缺少合作学习氛围浓的小组及学习自主性强、责任心高的组长
“导学案”应用,以小组合作为“导学案”实施的组织形式,本意是希望小组中有一位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优秀学生能主动引导本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要么小组中的优秀学习学习相对优秀,但是领导力与沟通能力却欠缺,只会自己埋头完成导学任务,忽视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甚至存在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将成果让给小组成员抄袭的现象;要么就是小组成员不会沟通,不愿沟通,组长号召乏力,无法形成小组力。这样一来,小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导学案”中的课前自主预习效果不显著
在一个学期的“导学案”应用实践中,笔者发现课前导学在目前的生源状况下较难实现。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需要较强的外在监督。因此,“导学案”设计的课前学习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与有效的考核机制,除了少数几位学生能自主学习之外,其他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无法实现,需要研究调整相关导学策略。
四、结语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翻转课堂”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是其精髓所在。导学案教学的应用不应该是某一学科的孤军奋进,而应该是学校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生源基础薄弱的职校更应在管理上及时跟进。唯有如此,导学案教学模式方可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