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5月6日,由黄炎培首创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宣布成立。20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迎来了一百年华诞。黄炎培先生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依托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创刊《教育与职业》杂志,开展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宣传,设立职业指导机构、开办职业补习学校,探索普通学校中如何实施职业教育,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黄炎培先生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历尽艰险而毫不气馁,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也正是在这种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而这其中对笔者影响最深刻的则要数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黄炎培先生将其职业教育的目的阐述为“三个预备、一个发展”,即:“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谋个性之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历史背景的,难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一、为个人谋生之预备
黄炎培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求生”,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求生,就要具备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如何能获得个人谋生的能力、知识、技能?先生用他的实际行动给我们给出了答案:从创办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指导机构到试办农业改进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职业教育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目标始终未变!先生坚持把职业教育的重心放在平民百姓这一头,面向中下层民众和失学失业青年学生,他说“因劳工占社会大多数,一切问题,皆以大多数的平民为重心”,职业教育就是要“解决平民问题”,等等。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为什么把校址选在上海市西南区,就是因为这一地区老百姓“贫困无业者,较它处为多”,中华职业学校成立后最先开办的专业是铁工和木工两科,也是因为经过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