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践促技能提升
大大小小的服务实践让学生“不出学校门,便知企业事”,是学生技能提升的重要机会,出品、核算成本并定价、模拟运作、对客服务等环节让“线”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培养学生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树立起竞争、市场、合作等职业意识。有时候,这种“点”对“线”的同龄式沟通管理效果比老师的管理更有效。而企业老师的双向互动也能使“线”学生容易找到榜样的力量。
3.考核提综合素养
各环节考核贯穿在平时的技能实践中,每学期最后还有个社团综合技能考核,邀请神秘嘉宾对社团学生进行实际工作考核,增加压力感,促使平时认真训练。
(三)企业文化促“面”认知改观1.技能学习全覆盖
课程设计面向专业每位专业学生,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校园咖啡厅的咖啡、西点课程,从实训着装、卫生、操作、作业等每个环节严格规范课堂,确保技能学习的学习质量。
2.企业文化进课堂
定期的入校企业教师课堂给学生展示了企业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定期的出校进企业课堂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和企业前沿动态。定期的企业互动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精英和大小赛事,激发学生专业提升的方向感。校园咖啡厅营造的企业氛围也深深影响着专业每一位学生。
3.核心技能需考核
面向每位学生的核心技能考核,邀请企业评委,按照企业要求定制考核标准,验收学习成果,使学生的标准认知大为改观。
五、效果及反思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可以超乎你想象。两位“点”学生能勇于承担挑战自我,创造学校历史,在校内进行前所未有的咖啡厅自运营尝试,基本能发挥才智,认真负责,做好生产工作的同时能尽自己的努力带好团队,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其创业创新能力大增,实践中不断锻炼了创新新品能力,组织策划活动能力、协调团队分班、协调学习与生产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等。
“线”学生的服务意识、礼节礼貌,大方得体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同时也改变了自我认知偏差,对自己更加自信,其成长记录本上记录着实践中自己如何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而之前无所事事的学生也觉得咖啡厅是个课堂外的另一个归宿,之前的低头族,爱睡觉的消极学生变得更具活力。在“点”“线”的带动下,“面”的学生更能理解企业文化,理解技能重要的背后更多的是文化是服务,是不断提升的努力付出。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