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通过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进而探索“多学段、多循环、多层次”双主体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产业”“专业与企业”“教学与生产”“教室与车间”“课堂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的零距离对接。本文通过对这一办学实践、探索的总结,一是坚持服务性,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解决专业和产业对接难的问题。二是突出开放性,以产业学院为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大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契合度,促进了学校、社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高职特点、区域特征的校企合作和具有地方性、行业性、应用性特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政校企行”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引领下的“4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为例”(编号:201401249);中山市教育科研课题项目“基于行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电梯专业电类课程双主体教学探索与实践”(编号:D2016065)。]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2]肖伟平,潘斌,张继涛.政校企行协同育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职业,2016(01).
[3]潘斌,张继涛.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广东教育,2014(09).
[4]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5]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02).
[6]桂文龙.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02).
[7]陈伟芝.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制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6(02).
[8]李国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