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前沿省份,一直以来对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专业技能型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而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市场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出现矛盾,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不断地调整教育方式、整合教学资源,逐步完善和改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鼓励对现有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实战型人才。[1]
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现状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广东省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经过一个周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培养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发展,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行业发展。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繁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注重教师理论培养导向化模式。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基本保障。近年来,为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各高职院校采取不同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以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为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拓宽教学视野,学院结合实际,于2015年分三批教师分别赴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了解了名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为教师今后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提高修养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