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主要有:没有合适的运动项目,缺乏体育特长;怕热(冷),没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意志;锻炼随意或盲目,不懂锻炼身体的方法;目的不明确,弱化了体育的功能。
(5)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设施落后,限制了学生活动的空间,造成了学生体育兴趣的转移和弱化。学校体育课开设的项目比较少,一些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影响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发挥。同时,由于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局限性,学校整体体育氛围没有形成,出现了少数学生参与,多数学生观看的现象。而通过与学生的座谈,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
(6)多数家长对孩子锻炼身体认识不足或有偏见,反对孩子课外活动时间参加体育运动,使学生锻炼的时间和欲望受到限制。
2.建议
(1)利用体育课和学校的宣传栏、广播,大力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和功能,介绍传统体育项目及健身方法,弘扬体育精神,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建立积极正确的体育动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配套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目前,急需增加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地,同时,提高校外田径场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因客观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参加锻炼的现象。
(3)在抓好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开发一些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特色体育项目,增加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同时,开展大课间体育项目,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其特长。
(4)利用体育选项教学改革的契机,探索新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1~2项体育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
(5)探索体育俱乐部制模式。可在我校试行篮球和羽毛球2个俱乐部,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其他项目。同时,改革传统的竞赛方法,开展小型多样的集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比赛,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比赛,并从中获得乐趣。
(6)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为学生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佛山市学校体育专项研究课题“中职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号:FSTY-61)。]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