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怎样设计小学数学的作业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究经验及做法:
一、重视课前作业的有效设计,提高预习效果
课前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进行的预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前作业明确将要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小练习或教师编写的学案、看懂课本上的例题,同时把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记录下来,和全班或小组同学交流问题,带着问题再在课堂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做好课前作业的有效设计,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课前作业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设计要明确目的。课前作业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课前作业的设计布置应围绕着新课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进行,设计一些与新课有关的练习题和预习性作业。2. 课前作业要求忌空宜实,要有可操作性。布置课前作业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回去预习例几或多少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教师要善于将课前作业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用若干小问题来呈现,题目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3. 课前作业设计的问题忌大宜小,要有点拨性。4. 课前作业忌单向宜双向,要有反馈性。课前作业不应只是教师下达给学生的一件任务,作为教师则要重视课前作业的反馈功能,以便进一步确定授课教学时间的分配。对于学生普遍已能理解的知识,易作略讲。而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则要舍得花时间答疑解惑。
老师在布置课前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课前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
二、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学习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理解上的困惑和不足。因此,课堂作业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评定作用。
课堂作业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课堂作业设计要凸现新颖性和多样化。近代心理学家研究告诉我们: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课堂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化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做练习,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在游戏、在玩。“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精而细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2. 课堂作业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