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构建塑造人的心灵的德育课程,又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近年来,中考思想品德考题越来越体现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如何在新的考试形势下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而高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探索与经验积累,认为结合时事、案例分析法在适应考试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帮助。
一、结合时事、案例分析法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结合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为了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产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或者为了缓释学生对学习的紧张和畏难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而进行的教学方法。选用这类时事、例证应使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三思想品德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这一框题下的“生活在法治国家里”知识点时,课文设有相关的导入问题,但如果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书上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无法搞活,就难以让学生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知识点。根据课本内容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播放一段“文强案”的视频。通过以案说法请同学们思考:1.“文强案”现象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哪些危害?2.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