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仍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没有学习语文的动力,没有阅读文章的兴趣,没有掌握阅读文章的能力。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种被动学习语文的后果——学生缺乏该有的思维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前没有主动探求的欲望,课堂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外没有自觉钻研的兴趣,他们把学习活动作为一种任务,甚至认为是负担,学习过程还没有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热情。而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来源于兴趣,而兴趣则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来解决。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主要在于有“问题引导”。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我构建了“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中心四环节”是构建“问题引导的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一中心” 是指在研学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个理念,以问题为中心,即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四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确定研学问题——小组研学,引导二次发现——潜心研读,探究文本内涵。“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