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虽然结束,我想这一幕会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因为这种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给了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思考空间,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自主课堂环境中更多的迸发了智慧和激情,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三、巧妙运用课件:让语言文字呈现色彩斑斓的画面
曾几何时,电教的使用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使“一支粉笔走天下”的语文教学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色彩斑斓的语文课堂。一张张图片绚丽多彩,一段段视频抓人眼球,的确让语文教学变得绚烂起来了。沉静下来,我在想:这些课件,原本作为辅助手段出现在课堂的,怎样巧妙地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色彩呢?在本节课中我就进行了精心地设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欣然怒放”一词时,“怒”作为本课的生字出现在文本中,既要知其形,还要懂其意。而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怒”为生气的意思这层最常见的解释中,而对“欣然怒放”中的“怒”为何意并不知晓。在课堂中,我并不急于告知他们答案,而是用你猜一猜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向她们说出“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而进一步地引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把“怒”字带回到词语中进行自悟。又通过字典的字义解析进行判断,让每一个学生先有一个自行理解的过程,最终说出正确答案。但在备课中我发现,有的字义解释由于道理深奥,有时学生并不能理解。如:“怒”在字典中的解释其一为“气势盛”。而什么叫“气势盛”学生就难以凭想象去得知了。基于学生的认知,我在课堂中穿插了一段13秒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了花儿开放时那活力、舒展的姿态,并配合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解,看着学生不住地向我点头,听着他们对这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我知道,这是短而精的视频起到了作用,真正为语文教学做了铺路砖。
课改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学角色做了重新的定位,让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让我的学生学会了自主地学习,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看到今后教育的前景和希望。让我们沐浴着教改的春风,乘着教改的白帆,乘风破浪,驶向教育的新领地。
责任编辑 龙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