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电路的研究》时,我组织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探究“让灯亮起来”的活动,我把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每组安排一袋实验材料,包括: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导线两根。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我让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先观察材料并动脑设想,再用简单的符号在纸上把电路图画出来,由组长归类并组织讨论每种设计的可行性,最后逐个探究实验。在活动过程中有人负责拿电池、有人负责接导线、有人负责接灯泡、有人负责记录,分工合作,而且经常把工作轮换,遇到问题时互相探讨,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因为每人都想验证自己的设计能否让小灯泡亮起来,所以每位组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灯泡发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了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取得成功后的心情是非常兴奋的,探究气氛特别浓厚。我把握好时机,立刻给他们增加了难度,给每个小组再加一个小灯泡和导线,要求他们把两个灯泡都接亮,但在动手前要像前面一样,每人都必须动脑设计电路图,经讨论通过后小组再合作探究。经过第一个环节的自主探究,学生的电路设计进步了很多,不过每个组员间的设计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设计只有一个灯泡亮的,有的是两个都亮,有的两个完全不亮,但是我允许了这个差异的存在,因为不同的设计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机会。经过小组探究后,我要求每个组给全班推荐一到两个电路设计图,然后引导全班学生对电路图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分析,就这样,小组的合作探究一下子升华到全班的合作探究,学生在这个学习模式下轻松地掌握了电路的相关知识。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小组的合作探究为核心,通过先动脑思考、再动口讨论、最后动手探究的模式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互相沟通、互相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真正实现。
责任编辑 黄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