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跨学科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研究要求学生必须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小学生的跨学科小课题研究有着自己的美。美在自由选题、美在体验式的研究过程、美在能够辐射多学科、美在能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美在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与胆量、美在能促进教师综合业务水平的提高。本文重点探讨小学生跨学科小课题研究的跨学科之美、研究之美、论文之美。
一、小课题跨学科之美,美在自由选题
2011年,我们尝试在学校的小社团推广跨学科的小课题研究。学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小课题,比如:有的爱观察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从来都没有看到古榕开花,于是形成了“古榕无花而果的秘密”课题;有的学生质疑我们学校的大榕树真的放出很多氧气吗,而形成“大氧吧的探究”课题;有的学生是过敏性鼻炎,他们提出想知道怎么控制过敏性鼻炎,于是形成“广州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情况调查”;有学生问为什么啤酒不能放在冷冻柜,而形成“奇怪的水”课题;有学生在参加夏令营时发现同学总是丢失手机、相机等物品而形成“儿童方便保险旅行包”的课题。因为这些跨学科的小课题都是学生自由选定的,所以做起来特别投入、认真。,美在自由选题。
二、小课题研究之美,美在体验式的研究过程
如我校《古榕今探》小课题组,在选定小课题后,确立了以下4项活动内容:1. 对榕树的现状及生长情况进行调查记录;2. 对榕树的气根进行观察研究;3. 对榕树的叶子进行观察研究,并且制作榕树叶脉书签送给来宾和毕业生;4. 探究榕树无花而果的秘密。在师生点评阶段,学生们提出这4项活动还只是目标,不够具体,像第一个活动,应具体到现状是指哪些方面,怎么调查,怎么记录等。
是的,课题的确立还只是研究的开始,接下来学生就要具体细化自己的研究流程。在小社团内,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课题进行探究。下面是学生对校园内的三棵古榕进行调查研究的体验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