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的语文教研员黄老师也是一个年轻人,活力四射,才华横溢。语文教学不是他的本行,他却尽心尽力地承担着。他工作细致入微,学期初,都能见到他拟定的长达好几页的工作计划。整一学年,他组织全镇老师学习,给大家搭建平台,组织各种教学常规工作,甚至自己承担教研公开课,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身体力行,想拨开教学的迷雾,带领我们见到太阳。我们也很努力地跟着,但脚步却沉沉的……
生活
我们小区的小山上也有两株木棉,树形高挑,枝桠纵横,虽不及学校的繁密,在初春时节,却也能相继开上一段时间。木棉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人们爱把它捡回去晒干煲汤。在乐儿刚会走路的时候,我曾带他来这里捡木棉花。他仰着小脸儿,跟着我念即兴编的歌谣:“红花,红花,快点掉下来!”稚嫩的声音让人好生怜爱。“咚”地一声,木棉重重地砸落在路旁的草地上,他便迈开小腿儿,循声而去,一会儿,就抓着硕大的花朵一颠儿一颠儿地跑回来,塞进我提着的塑料袋里。孩子高兴,我的心里却酸酸的——这样的日子太少太少,因为心里总有做不完的事儿:下堂课要好好设计一下,怎样才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我一直弄不明白,还是要多看书,多看视频,看看人家怎么上。平时上班没时间看,周末正是好时机……噢,对了,昨天改了学生的习作,还要整理一下,把几处典型的语句篇章的问题归归类,最好做一个课件,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下周又要交论文了吧?怎么看了这么多书,听了这么多讲座,就写不出一篇能被人看上眼的论文呢?一到评职称就被卡在论文上,我真的这么笨吗?……
自从做了老师,心里总是满满的,沉沉的。年轻气盛那会儿,拼命地学,拼命地工作,就想着能尽快掌握教学的利器,像名师那样在课堂中铺排灵通,控纵自如,把教学变成一件愉快、轻松、陶冶性情的事儿。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还望不到曙光。这条路走得太漫长、太艰难。我已经是一个幸运者,游离于班主任事务之外,只干些纯语文的活儿,而我的同事们,却苦于繁琐的班级事务;我有父母帮我料理家务,而我的同事下班后还要累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
人人都在努力,没有人愿意虚掷光阴。只是苦于“缧绁”的我们已无暇顾及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开花落,更听不见小溪潺潺,风吹麦浪,阵阵虫鸣……
木棉即将开过,等到下一个春天,我们能听见它开花的声音吗?
(作者单位:东莞市大朗镇三星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