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年会中,专家学者们积极出谋献策,为破解区域教育现代化面临的各种现实难题提出了种种设想和方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梦想提出了各种可能途径,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框架和实体形式,有益于我们继续探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和主要路径,为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调整惯有的行为方式,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我省南方教育高地建设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广东视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方教育高地建设
广东从启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到确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早在1994年11月,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就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使广东成为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2004年8月、2005年8月,《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分别印发,这两份文件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作了全面部署。201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今年,我省又提出“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建设中国南方教育高地成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之一。
罗伟其厅长在本次年会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背景、思路和举措。他表示,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是广东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总抓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通过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高地、前沿教育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实践高地、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培育高地、先进文化的创新引领高地、高新科技的创造运用高地、科学发展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高地。今后,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协同发展;围绕核心问题,突破发展瓶颈;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保障能力,强化落实力度。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部署目前正在我省各地区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通过不同的途径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在本届年会中,专家们从不同维度进行的关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探索、政策探讨和实践研究成果,给我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以智慧和向导、启迪和动力;关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国际化发展等领域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思想活水,对我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汤贞敏院长在闭幕词中强调,在基础教育领域,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正在表现为推进学前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化发展、以布局优化和高水平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省面临着义务教育规模庞大、在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持续增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发展性教育经费比重过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等突出困难和挑战。化解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亟需科学策略指引,亟需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顶层,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职能,在教育现代化中起着引领作用。当下,处于内涵式发展、质量水平提升阶段的广东高等教育,对国际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鉴于地缘、侨乡等天然条件和广东地区开放的传统,广东高校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