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秉承“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谱写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环保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倡导“乐学致用、学用相长”的科技教育理念,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多维载体相结合,拓展科技教育的新思路,促进学生“乐学致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引领科技教育,启迪学生智慧人生。
一、找准定位,打造科技特色教育
由于区域位置的局限,受制于生源的状况,学校发展一度面临困境,以至于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也历经波折,跌宕起伏。从2006年起,为发展计,学校开始积极推进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教育;2010年制定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是将“特色教育强化工程”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之一,致力于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高特色教育的影响力。
2005年,我调任观澜中学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提出了“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确立创建“体育艺术、信息科技”教育特色,确定“乐学致用、学用相长”作为我校的科技特色教育理念,并根据学情校情,打造“海陆空三模及NOC大赛培训”等科技特色的重点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全员参与、项目多样、特长突出、成效显著”的科技教育特色。
二、更新观念,加强对科技教育的引导
作为校长,我始终把“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思考和实践的重点。2011年,我们诚邀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为我校发展规划把脉,制定了《观澜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开放办学、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三大办学亮点,确定“学校改革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特色教育强化工程”等七大工程,致力于实现学校“人本化、科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其中“特色教育强化工程”就是以努力实现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强化以开放式特色教育课程为依托,高素质师资为保障的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提高特色教育的竞争力与知名度为目的,重点阐述了打造科技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把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摆在提升学校育人的重要位置,作为创新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其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注重软件和硬件的投入,积极从人员、经费上予以支持,从时间上予以保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教学处、教科室配合管理网络。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形成了校长及行政管理一条线、科技辅导员及学生创新实践一条线、社会及校园实践一条线三者结合的多维成长体系,确保科技创新等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