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我校注重以实践阵地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形成开放、活泼、有效的德育特色。
1. 在学校生活中引导学生当“小主人”。我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受教育。如:我校开展以培养“五小”为目标的“做文明礼貌的好学生,争当礼仪小使者”、“争当光荣升旗手”、“自我管理周”等体验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设一个“展能舞台”,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体验当好小主人的良好感觉。
2. 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学生做“小帮手”。我校把“五小”引入家庭,在家长们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今天我当家”“做一天小主人”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些洗碗、做饭、烧菜、洗衣服、当采购员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们体验父母为其付出的辛劳,体验自我服务、减轻父母负担的快乐,实现两代人的心灵沟通。
3. 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做小伙伴、小标兵。我校积极打破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教育模式,实践“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入社会。我校先后与武警五中队、敬老院、街道办事处等几家单位建立了社会教育网络。定期组织学生前去开展“我与武警叔叔手拉手”“争做城市小清洁员”等活动,将思想教育引入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去感知、磨练, 从而使思想得到升华。
(四)服务育人,学会生活
服务育人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我校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搭建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小组的作用,让退休教师发挥余热,以老带新育新人,协助学校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协助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二是积极开办好“家长学校”,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学校上课、家长会、家访、家长到校回访等形式,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三是引导学生妥善安排好学习和其他活动。比如,按时作息,早起早睡,当日功课当日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等。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生活两不误,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抓小事立大德,坚持不懈,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如今,校园内荡漾着文明春风,班班盛开着文明之花,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