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这个方法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用近义词替换词语,就能学会新词语了。
2. 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回顾教材中寓言,进行寓言学法迁移,将课内寓言与生活相联系,将寓言中学到的道理迁移到实际生活事例中。这样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进行多次的语文实践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中,巧妙地将寓言故事的阅读编成一首琅琅上口,易于记诵且学生易于在课外实践的小儿歌:
寓言小秘诀
抓住关键词句,明白前因后果;
懂得故事道理,善于实际运用。
阅读课应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分享学生阅读的快乐,指导阅读的方法。课堂上,教师设计了广泛自主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寓言的方法,进一步阅读课前推荐的五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从不会读书到智能读书。学生在课内对课前已读阅读材料进行二次信息获取,按照老师所教的学习方法,即学生在学法迁移后对文章进行再学习,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
三、主题阅读,升华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实践,以及教师在课内有效的指导来实现。本着这种教学思想,该教师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学伊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贯穿于语文学习全过程。二年级下学期,教师为学生们安排了八个课外阅读专题:觅春——爱与奉献——走进家乡——创意DIY——探秘大自然——我为你骄傲——寓言世界——科技世界。八个课外阅读专题与课内学习相通,对理解课内学习主题起着补充、升华的作用。
如二年级下册第七组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主题组织了四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美丽动人的童话,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有生活小事,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学生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后,教师安排的这一节阅读指导课,虽说阅读课的体裁以寓言故事为主,但主题上仍紧紧扣住单元主题开展的。课例中,教师推荐的寓言故事选择上,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了《专心致志》和《狐狸和葡萄》这两则寓言故事,让学生从《揠苗助长》一则寓言小故事走进寓言大世界,从小故事感受大智慧。同一主题领域素材的广泛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更有助于他们“建构课内外构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 黄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