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仁化县也处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因此教育城镇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县党政领导计划几年内为农民进城预留空间,将城区扩大10平方公里、有序引导10万新居民。按照“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中心校集聚”的原则,制定了《仁化县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几年来,累计撤销98个教学点,撤并完小42所,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优化和充分共享。广东省教育强镇长江镇原有18间小学、1间中学,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所欠缺,设备比较落后。按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加强寄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2011年9月撤并部分村教学点,2012年继续撤并和撤高留低,到2012年9月,保留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完小和2个教学点。
优化教师队伍。近年来,仁化的教师队伍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外流的减少了,以前外流的还倒流回来。证明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之外,还做到了待遇留人。“两相当”政策的实施对稳定教师队伍起了很大作用。近三年,教师人年均工资分别为 27144元、36636元、50436元。完善了教职员工住房、医疗、养老、工伤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从2008年起,全县实行了教师职称即评即聘、乡镇任教教师高一档工资、高中一线教师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至300元生活补助等政策;制订了《仁化县高考奖励暂行方案》,近年来高考奖教奖学高达450万多元。在事业留人方面,完善了中小学校长的选聘和管理体制,先后对合并的6所学校校长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并着力培养名教师、名校长。邀请国内著名的校长、教育名家授课;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活动;请专家和优秀教师传经送宝,与珠三角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并选派教师和学校行政到异地学校驻点交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C证、B证教师资格、公需科目、计算机、教育技术能力初级(中级)等培训班;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专业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及资深教育工作者到各中小学开设各类专题培训班或讲座;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在这样强有力的培训、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