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结构。在全民大教育的背景下,仁化县的成人教育重点培养高级蓝领、技术农民。2011年以来,全县有三个科技项目获奖,有8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成“韶关市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革命老区石塘镇,提出“石塘的明天靠教育,教育的明天富石塘”的口号,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以劳动部门的职业培训为补充,辐射各村、各单位,形成成人教育的培训网络。坚持实地、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利用远程教育和教师授课,让农民熟练掌握1-2门致富本领。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实现一村一品,在水沥村养牛基地以及村水稻谷种培育基地、下中坌村马蹄种植基地、京群村花生种植基地、上中坌甜竹笋种植基地等都设立了成人教育培训点。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的科技示范网络,走产教结合的路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建设和谐农村提高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优化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外延比较宽泛,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看法、教育认识、教育理性、教育信念、教育信条等,对于教育实践具有引导定向的意义。仁化县党政领导的教育理念可以归结为:开发学生情商,做柔中带刚的人;开发国学课本、乡土教材,培养有信仰的学生;学西方科学、人文理念,做阳光少年。仁化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33个德育基地、15个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的作用。如位于仁化县西北面19公里处石塘镇石塘村,是1928年流传青史的双峰寨保卫战的发生地,这次长达8个月的战斗是中国农民暴动史中的伟大战斗,在中国农民运动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每逢重大节假日或重大革命纪念活动,仁化中小学都组织师生参观和瞻仰双峰寨德育基地,铭记革命源流,珍惜幸福生活,振兴老区教育。
“创强”的下一步是“争先”,这更是软实力的竞争,是对教育内涵、办学特色、师资队伍的提升。近年来,仁化积极引导各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仁化一中以“小三门”(音、体、美)为突破口;仁化中职则逐步向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的现代教育方向发展;田家炳小学、董塘中心小学、丹霞中心小学、扶溪学校、长江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