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整个小组成绩好才能得到奖励,体现了集体主义思想。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价值理念上正好契合了现代德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追求个体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二、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领学生成长追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导师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原则下,根据组内每位同学的需要开展针对性指导,根据特长发展、个性发展、错位发展原则为学生成长指路,引导学生对过去反思,对现在调适,为自已的将来规划,实现个性化成长。
1. 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引导“均衡+个性”发展追求
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合作、竞争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异质的同学在组内都是不可或缺的,组内合作让互帮互助成为学习习惯,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均衡发展的机会。组间竞争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已个性特长的机会。导师根据实际情况为小组成员定制个性化培养目标,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引领学生“均衡+个性”发展追求。在学生高中阶段,高一的选修2的选择、高一高二的文理分科(体艺选择)、高三总分最优原则下如何平衡各学科关系、高三志愿填报等无处不体现着导师的指导,每次选择中无处不展现着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追求。
2. 导师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领领袖成长追求
在小组活动中,小组长是一组之魂,是小组的领袖。导师要注重发现具有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等领导力的学生,安排成为小组长或副组长。小组长们在长期进行的小组活动中,通过分工—组织—协调—激励等小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领导力,具备了成为领袖的潜质。学校要注重定期以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领袖的标准,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依情专门指导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形成自已的主见,在培训中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激发创造力。在有创造性的小组领袖的带领下,各学习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小组个性,从而更好的发挥高效课堂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优势。高一许多学习小组长经过一年成长后,在高二时都已成为学校学生会和团队的骨干,实现了由小组领袖向团队领袖的跨越。
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学生学习模式和德育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合作—竞争学习过程中感悟现代德育中关于个承担人责任和追求共同荣誉这一主流价值追求。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学校对培养“举止自信、学习自主、生活自律、自强不息”的现代中学生的强力支持,更好的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