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此基础上,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教材出现,乡土课程开始广泛设置。如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育学科设置了民众教育史、民众教育原理、民众教育学、成人学习心理、比较成人教育、民众教育实施法、民众教育行政、民众教育教材教法、民众教育测量与统计、民众教育视导等课程;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育学科设立了成人学习心理、国民教育、乡村教育、补习教育、推广教育、民众教育馆、乡村建设、社教教材等课程。当时甚至连教会大学都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之中,纷纷设置了农村实验区,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燕京大学教育系设置了乡村教育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涉及面较广,有“乡村教育”、“教育经费”、“教育社会学”、“定县的实验”、“农村经济学”、“农村合作社”、“农村运动比较”、“地方政府”、“农村问题讨论”等。

  尽管乡村教育和民众教育的课程设置随着乡村教育运动和民众教育运动的衰落而消亡,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形成了一种鲜明的特色:第一,随着大批乡村教育和民众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本土化和实践性越来越强,这也意味着教育学学科已从模仿走向中国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外烁转向内生。第二,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各校又结合地方和学校的特点,设置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如北平师范大学教育学课程1932年就已达到50门,西南联大教育学系1939年课程设置达49门,同年,教育部部颁课程也达到46门。可见,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已相当丰富。第三,随着课程设置的增加和丰富,许多学者对课程设置的形成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了一定的学科课程体系。如有的学者以研究对象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者以研究方法为对象进行分类;有的学者从教育活动形态的角度出发对教育学科进行分类;等等。

  总之,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经过了清末、民初到民国三十年代,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从最初的几门主干课程,到大量科学化课程的设置,再到本土化课程的追求,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当然,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问题还是存在的,如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完全契合、课程设置内容重复等。[24]但整体来说,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在国际化、本土化的过程中,课程结构明确,课程体系已基本成形,课程设置之路就是教育学学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林志钧.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37.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09.

  [3][日]立花铣三郎.教育学[J].王国维,译.教育世界,1901(9).

  [4][10][11]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璩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561,612,717.

  [5][6][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684,683,692.

  [8]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47.

  [9]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51.

  [12]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447.

  [13][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41.

  [14]康乃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英文版)[M].1980:100.

  [15]蒋梦麟.高等学术为教育学之基础[J].教育杂志,1918(1):13-18.

  [16]陈友松.五十年来美国之教育科学运动的贡献[J].教育杂志,1940(9):11-14.

  [17]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纪念陶行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332-333.

  [18]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62-64.

  [19]罗廷光.教育科学研究大纲[M].上海:中华书局,1931.

  [20]刘天予.我们应当自反的一个重要问题[J].现代教育,1929(1):26.

  [21]张栗原.教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49:72.

  [22]雷通群.教育社会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3]罗廷光.教育行政(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

  [24]项建英.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8-271.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目录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08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09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10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11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12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6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7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18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19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0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1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2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3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4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5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6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7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8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9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30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31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2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3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4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5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6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37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38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39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40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41页:教育管理·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的研究
   第042页:教育管理·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的研究
   第043页:教育管理·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的研究
   第044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5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6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7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8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9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50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1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2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3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4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5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6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7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8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59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0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1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2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3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4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5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6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7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8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9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0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1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2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3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4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5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6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7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8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9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80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1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2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3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4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5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6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7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8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9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0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1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2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3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4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5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6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7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8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9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0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1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2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3页:高职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第104页:高职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第105页:高职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第106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07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08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09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10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1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2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3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4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5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6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3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4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5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6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27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28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29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30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高教探索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102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2015-07-10 2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