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做好人”、“卖人情”,何乐而不为呢?但问题是不甄别信息,不尽审核之责便轻易加盖了象征权威的公章,这暴露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四、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性和建设的艰难性

  动机是内在的,其“善”与“恶”仅仅是就其所产生的行为效果而言的。如果有外在的约束机制,那么不良动机自然会因为受到约束或消失或遏制或转化。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使得不良动机顺利得以产生行为效果。

  传统中国社会礼法合一,礼治天下。在此基础上,中国建立了长达数千年的超稳定制度结构。然而,作为“礼”应有之意的“诚信”,在现代社会却严重缺失。在贫困生认定中,有对贫困生如实提供材料,不得弄虚作假的要求,有对相关部门审核学生所提供材料的要求。但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有关部门,都存在未能自律践行诚信的情况,且都没有因为未履行诚信而承担应有的责任。由于缺乏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信息审核和甄别机制,缺乏应有的责任承担和处罚机制,学生能够提供虚假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负有审核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责任的居委会(或村委会)以及街道乡镇社会救助所(或乡镇民政部门)未严尽审核之责,便加盖了代表权威的公章。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现行高校帮困资助体系下“假贫困生”现象尽管不多,但始终无以制约。正如学者所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之所以有些人成了‘贫困专业户’,而有些人盼望的‘雪中送炭’始终来不了,是因为学生的机会主义或侥幸心理,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贫困生贫困状况缺乏相应的信息甄别机制,或者对提供虚假贫困信息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惩罚手段所致。”[7]

  “社会信用问题产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它是熟人社会到现代原子化社会变迁的‘时代副产品’。”[8]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社会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信任建立在血缘、地缘、姻缘等基础上,信息是透明的、对称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虽然也对社会信用产生冲击,但“当时中国所采取的全能型政府体制,基本上维持住了传统社会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9]。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解体,人与人在交往中开始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遭遇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困境。“碎片化的社会带来的是传统信任的缺失,面对日益频繁的商业交往,血缘、地缘关系建立的信任关系日渐式微,这就为社会信任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10]

  信用体系是大到国家治理、小到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其成熟度是国家文明与社会现代化的标志。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国家信用机制,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但从目前中国来看,阻碍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这一进程的真正障碍在于未能实现对权力的约束,未能发挥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国家信用体系在上不在下,在道不在技,在权力而不在权利。当政府自身失信于民成为最大的问题之后,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无法破题。”[11]

  对于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性,有学者如是说:“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12]但鉴于贫困本身的多元性与标准的多样性、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模糊性与调查的困难性、人类动机的内隐性与表现的复杂性、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性与建设的艰难性,贫困认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参考文献:

  [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2][3][4]朱勋克.社会救助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11).

  [5][美]R.M.亚当斯.动机功利主义[J].姚大志,姚得峰,译.世界哲学,2011(1).

  [6]张爱卿.论人类行为的动机———一种新的动机理论构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

  [7]汪柱旺,肖建华.高校贫困生解困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1).

  [8][10]张卫,成婧.协同治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2(11).

  [9]翟学伟.诚信、信任与信用:概念的澄清与历史的演进[J].江海学刊,2011(5).

  [11][12]唐吉伟德.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4-03-10/content_11368087.html.2014-03-19.

  (责任编辑 钟嘉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目录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08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09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10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11页:教育管理·大学顶尖科研产出的全球竞争力分析
   第012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3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4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6页:教育管理·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决策机制研究
   第017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18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19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0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1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2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3页:教育管理·“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024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5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6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7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8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29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30页:教育管理·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第031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2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3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4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5页:教育管理·高校留学生学费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的研究
   第036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37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38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39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40页:教育管理·大学基金会筹款的伦理冲突及其化解
   第041页:教育管理·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的研究
   第042页:教育管理·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的研究
   第043页:教育管理·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的研究
   第044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5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6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7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8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49页:理论探讨·论学术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及其影响
   第050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1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2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3页:理论探讨·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第054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5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6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7页:招生与考试·异地高考公平难题的“三角关系模型”分析
   第058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59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0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1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2页:比较教育·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第063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4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5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6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7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8页:比较教育·来自中亚转型国家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评价及借鉴
   第069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0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1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2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3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4页:比较教育·从事前规制转向事后确认:日本大学现行认证评价制度研究
   第075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6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7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8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79页:课程与教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之省思:从制度到文化
   第080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1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2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3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4页:课程与教学·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其效果探讨
   第085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6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7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8页:课程与教学·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第089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0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1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2页:课程与教学·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第093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4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5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6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7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8页:课程与教学·大一新生词块意识及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之探究
   第099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0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1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2页:教育史研究·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
   第103页:高职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第104页:高职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第105页:高职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第106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07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08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09页:高职教育·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110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1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2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3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4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5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6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3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4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5页: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126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27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28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29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30页:教师与学生·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高教探索教师与学生·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125贫困认定:高校资助工作的“阿喀琉斯之踵” 2015-07-10 2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