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专业课程渗透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贸英语专业的学生创业意识薄弱,而外贸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强化外贸理论知识,正好为专业人才的创业素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训练低年级学生基本外贸英语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应立足于外贸专业,充分挖掘教学素材中创业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以学科专业内容为依托,将创业教学与外贸实训紧密结合,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了解创业、经营方面的成功案例,拓展学生的商业思维,刺激学生的创业热情。教师还可在外贸专业课上,要求学生就给定的创业任务开展信息采集、市场调研、项目定位和创业计划书撰写,让学生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
(2)开设有关创业方面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产业升级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践行“就业为本,创业至上”的创业工作理念,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例如,在外贸英语专业学生中,开设创业理论类、创业技能类以及创业操作类课程(具体见图1)。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行业的创业背景和现状,学习创业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创业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顺利找到解决的方案。
(3)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增加学生接触创业的机会
在与外贸英语专业学生的访谈中还发现,有不少学生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选择,他们忽视了创业对学业的带动作用、就业的促进作用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活动、就业指导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采取“项目管理”办法,开展学生创业训练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实行创业教育全员化。[3]我们可通过举办就业创业座谈会、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创业文化节、创业比赛、传唱青年创业歌曲、宣传青年创业行动标识等方式,增强校园创业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感召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阵营。另外,可以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创业论坛”第二课堂,或二级学院可以聘请一些创业校友来举办讲座,介绍创业成功的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4)加强校外实践,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调查结果反映出创业实践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它贯穿于外贸活动中调研考察、与客户沟通协调以及为客户服务等不同阶段。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性。为了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业实践机会,可开展“创业园区”等形式,支持外贸创业项目。学生在创业园区进行创业实践,以一些投入较小的外贸活动为主体,鼓励学生实践创业计划。另外,也可安排学生到外贸公司进行见习或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学生通过企业锻炼,强化实践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和综合创业能力,塑造敢作敢为的创业性格,培养吃苦耐劳、经受磨炼的创业精神。
2.改革教学模式
产业升级背景下,创新创业行为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对人才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创业教育的目标不能只着眼于学生是否创业,而要定位于如何培养多数学生具有创业者的意识和品质,成为具有开创个性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乃至为自主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创业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4]因此,在创业型外贸英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