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排名较为靠前,对留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清华、北大、人大等中国顶尖层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费用高昂的其他留学生培养项目,从留学生教育中获得收益。然而对北师、北航、中国农业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以及北理、北科、北交、北邮等中国高水平大学,由于专业以及国际排名的限制,学校留学生项目较少,留学生学费定价较低。
(三)留学生发展战略
不同时期,高校招收留学生的战略是不同的。季俊杰在研究教育产品属性与学费定价的关系时提出了教育产品属性可变性。[8]留学生教育在我国仍旧处于市场推广的阶段,留学生教育产品的属性也有待商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留学服务贸易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来华留学来看,改革开放前,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工作发展缓慢,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我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累计只有8000余人。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力度,但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交流依然是政府间的援助或教育交流。直到1992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功和冷战的结束,招收留学生工作迅速发展。[9]因此,与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高收费相反,中国对来华留学生的收费相对较低,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我国目前国内各高校采用的战略依旧是以低价渗透市场为主,以低学费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然而,美国以其完善的政策支持、丰富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在收取高昂学费的同时,也保持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领先优势,实现着留美留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10]
(四)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我们在考虑影响留学生学费定价的因素时,还要全面考虑以下因素。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质量也成为了影响留学生选择学校的因素之一。以北京为例,我们研究总结了自2008年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如表2。
同时,我们统计整理了全国留学生自2008年以来的招生情况,如表3所示。
我们对北京某知名高校进行了调查,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留学生招生人数做了比较,发现环境变差确实会影响到高校招收留学生的数量。我们发现2012年该校留学生报名人数有1200人,2013留学生报名人数不足1000人,报名人数减少了16.8%。
2.留学生的相对人均收入。201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按国别排序前15名为:韩国63,488人,美国24,583人,日本21,126人,泰国16,675人,俄罗斯14,971人,印度尼西亚13,144人,越南13,038人,印度10,237人,巴基斯坦9,630人,哈萨克斯坦9,565人,法国8,386人,蒙古8,210人,德国6,271人,马来西亚6,045人,新加坡4,250人。大部分留学生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其相对人均收入较发达国家低。
3.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师生比、生均教育经费、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人均GDP、人口数量、外商投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201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按省市排序前10名为:北京77,706人,上海50,557人,广东20,940人,天津19,076人,浙江17,461人,江苏17,425人,辽宁16,694人,山东13,770人,湖北11,535人,福建9,541人。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其对外开放度、师生比和人均GDP对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留学生的数量,进而对学费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