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亚最大的转型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国情和中国有相似之处,其助学贷款的优点体现在两元化的助学贷款、灵活的担保模式、充足的额度、可操作化的获得资格、人性化的还款宽限措施和灵活的还款方式,同时在未覆盖生活费和利率较高方面存在可改进的空间。对中国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借鉴可能是:加快发展商业性助学贷款,建立专门的金融担保公司,增加助学贷款的额度,出台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操作化的获得资格细则来有效鉴别贫困学生等。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助学贷款,担保;学费
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发达国家如美、英、日、德,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加纳、泰国都实行了助学贷款,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顺利地形成和积累人力资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转型,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这些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国家先后都开始推行助学贷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不少教训值得吸取。近年来,有些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已经被国内研究界所关注,并形成一些研究成果,如俄罗斯[1]、匈牙利[2] 和拉脱维亚[3]的助学贷款政策的介绍、评价和借鉴等,但关于中亚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研究还没有开展。中亚国家是除俄罗斯以外和我国接壤的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国家,其国内主体民族和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属于同一民族,如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和我国的哈萨克族是同一民族,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和我国的柯尔克孜族属于同一民族。近年来这些中亚国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以后,和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交往密切,人员往来频繁,国情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了解中亚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并和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做一比较,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进行借鉴,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本文选择了中亚最大、金融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对其助学贷款加以介绍、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助学贷款改进的借鉴。
一、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助学贷款的需求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高等教育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到今天已经比较发达而且市场化程度很高。根据2007年的数据,国立高校有53所,而私立高校有121所,私立高校占所有高校的比重达到70%,这个比例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都是比较少见的。享受国家教育和财政资助的学生为12.99万人,而自费学生为63.85万人,自费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83%。[4]私立高校的普及和在整个高等教育机构中的高比重决定了哈萨克斯坦的大学学费整体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在私立大学中收费最贵的高校是哈萨克斯坦-英国工业
收稿日期:2014-11-08
作者简介:冯涛,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上海政法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民间资金参与学生资助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研究”(课题编号BIA130076)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