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以语料库视角下的短语理念作为切入点,以词块意识的性质与特征为主线,从词块意识研究所涉及的几个维度,对3个教学班170人的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究他们的词块意识。结果发现,大部分大一学生对词块定义、类型和作用并不了解,并不具有词块意识。在之后一个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开始注重学生词块意识的培养。最后通过实验前中后的三次作文对比分析,学生使用词块意识明显加强,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可看到高分学生所用语块在数量、频率上均高于低分学生。该研究使词块意识明确化、具体化,为语言习得研究及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关键词:短语理念;词块;词块意识;词块教学;词块输出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起不少国外学者如Hawkins[1][2],James&Garrett[3],LeoVanLier[4],Schmidt[5],Carter[6]等均倡导语言意识。他们认为,语言意识是指学习者对于语言本质以及语言作用的敏感和自觉的意识,以及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察觉(consciousness)程度及敏感(sensitivity)程度;揭示语言意识自觉生成语法和逻辑正确句子的机制以及这一自觉过程的实现程序;激发学习者对语言运用的注意,使学习者逐渐洞察语言是如何使用的(languageinuse)。这些理论为语言意识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学者也一直注重语言意识的研究,如崔义平、汪少华设计语言意识水平测试和问卷调查,探讨语言意识活动与交际能力培养之间的相关性,提出运用语言意识训练活动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7]。语言意识的培养,实质在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
词汇是语言活动的基础,语言交际多由固定或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多词组合结构即词块来实现。将语言意识细化到词块意识,可使学习者了解词汇习得的本质以及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从而摆脱词汇选择焦虑,形成英语语言概念系统,培养出英语语言意识。
词块意识是语言意识活动的基础。Sinclair认为,自由选择原则(theOpenChoicePrinciple)和短语原则(theIdiomPrinciple)在语言中同时起作用。[8]前者指的是选择恰当的词汇及使用正确的语法,从而构建句子;后者则强调构建句子时,从已有的大量提前预制好的词块中进行选择。词块的普遍性及真实性促进了语言交际的有效性。短语原则从另一个视角影响着学习者去思考词汇的习得方式,即把词块作为语言习得及输出的最小单位,可提高选词造句的准确性及快速表达思想的能力。在词块习得中,意识趋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词块的理解、记忆、辨识、运用,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语言意识趋动起作用。
但现状是,大一新生普遍对词汇习得产生误解,认为词汇量越大,语言能力就越强。在输出语言过程中,学习者习惯使用的是自由选择原则,但事实上记住了某个词汇并不等于能恰当输出这个词汇,
收稿日期:2014-12-17
作者简介:刘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广州/510303)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语料库‘短语理念’视角下大学生英语词块意识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JK026)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