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生对词块的识别意识
在词块的识别测试中,学生需列举出课文中出现的词块。结果发现,因为对词块不了解,学生不能进行词块分类,只是将他们所认为的词块罗列在一起。为明确学生所列举的词块类型,这里按照短语理念的词块分类方法,即多元词、短语架构、句子构造框架、语篇框架词块,将这些词块进行整理归纳,如表2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观察学生列举的多元词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词块列举的长度不一。如让学生列出participatein,有的却是participateinconversations,有的是communicatewith,有的是communicatewithmanymorepeople。这意味着学生们对词块的长度划分有不同的理解,对词块界定较模糊。前者认为词块只是词组,后者已把词块扩展到搭配关系,初具词块意识。实际上,从词汇记忆的角度来说,把长词块作为像单词一样的整体形式来对待会更有效。
(4)学生对词块运用重要性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对词块不是很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上网查找了词块在词汇、口语、写作、阅读教学等方面的意义。积累词块有助于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增加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趣味;词块的好处是更容易记忆及提取,贴近标准英语,在语言输出时词汇和表达上更为丰富;通过记忆和积累词块来阅读会更容易理解并吸收文章内容,更易看懂英语文章,提高阅读效率;使口语表达更地道。虽然这并非他们亲身感受,但学生们已朦胧地意识到词块对词汇、口语、写作、阅读的重要影响。
从以上对词块的识别结果表明,学生并不了解词块定义及类别,找出的词块多为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短语和词组。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习得词块定义及本研究对语料库语言学中词块类型的界定,进一步廓清词块的定义及分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使学生懂得对词块进行加工,习得中能有意识调用、套用现成词块或生成新的词块。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词块意识
Baigent提出了词块学习三阶段:辨认—探索—巩固(identify-explore-consolidate)。[33]根据问卷反馈出来的问题,本研究在词块意识教学过程依据这三个阶段进行:即引入语料库语言学中的词块理论,使学生廓清词块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具备词块分辨能力,能准确抓取文章中的词块;进一步明确其他数量更多和更常用的词块形式,注重积累词块及培养词块生成能力;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增加词块的敏感性,注重词块的输出,对学生进行产出性训练。具体教学活动有:对课文或阅读文章进行词块辨认及词块分类、话题词块积累及词块框架扩充、词块造句及翻译、提供词块框架及对话题词块进行写作等。
因此,本研究关于词块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依据词汇表或单词在课文中的前后搭配生成词块,重视词块的归纳和分析,强化词块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语篇中的词块,留意其搭配方式,归纳、总结表达某一话题最常用的词块,将零碎分散的词语信息形成较大的词块,建立板块记忆系统,并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加以运用。
3.词块意识从哪些方面给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带来影响
(1)作文成绩方面
本次词块实验共包括三次作文。在实验前、中、后期,学生按要求在30分钟内写出120-180字的作文。作文在批改网上进行机改,设定以四级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