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并且越来越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除了要求中职生思想品德优秀,身心健康,能运用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规范的操作能力等一系列适应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用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其特点
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简称“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如图1所示。
六步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将一个合同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组织教学,或一个课时二个课时,也可能多个课时,每个教学小单元都按照这六个教学环节来进行。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1.教师的作用变成被咨询者。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为方法,以师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获得关键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2.学生的学态变得积极主动。学生的学习较多采用工作小组方式进行,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这能促进学生发挥特长,有助于形成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及时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3.学习的任务变成工作流程。项目开发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它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的具体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每一个项目涵盖相关的知识点,系统的知识变成由多个项目涵盖的知识点的叠加。项目的设计可以由易到难,也可以是相同难度的叠加;既可以是虚拟的专门为教学设计的项目,也可以是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它能将学生设置在企业真实的情境中,全真项目在学生模拟实施中训练、夯实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不单单习得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为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4.学习的过程变得互相合作。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采用工作小组方式进行,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个人成绩或者结果,而是团队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及与人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动作的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电专业中的实践
普通车床加工阶梯轴实训是很多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开设的实训项目,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车削工艺规程制定方法,车床的综合操作方法,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车床操作能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单单为了培养上述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规范的操作能力等一系列适应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项目任务情景
笔者以机电专业普通车床加工阶梯轴项目实训为例,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项目学习情境设计项目设计(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