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设计”课程微课类型
(一)课堂导入型微课
课堂导入形式多样,有情境导入型、旧知识导入型、悬念导入型、经验导入型等,可根据教学内容创作各类微课。如“服装流行色应用”这一课例,可利用微课先提问流行色的概念、产生、预测或发布等知识,从而进行新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新的知识点。再如,在讲授“灵感如何应用”的理论课上,可利用微课讲述香奈儿如何邂逅山茶花,怎样以各种方式将山茶花运用到个人服装作品中,最后山茶花成为了香奈儿品牌象征的故事来导入课堂,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又如,绘制服装效果图的课堂上,可以播放某绘画工具如何使用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们直观感受绘制过程,引起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堂导入微课在应用时,不但要“导”得成功,还要“入”得顺利。“导”得成功,要紧扣目标,要适时指引。“入”得顺利,要精悍及时,要随机应变。
(二)故事叙述型微课
故事叙述型微课,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故事主线,加工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动画及字幕等素材,用故事来串联知识点而制成的微课视频。在服装设计“向大师学习”这一项目教学任务中,可用微课讲述生动的设计师故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故事叙述型微课能化枯燥为生动,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渲染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其中,因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三)技能演练型微课
技能演练型微课,是为训练学生掌握某种学科技能,通过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某种学科技术和能力、操作方法的微视频。即使有知识性介绍,也是为掌握技能打基础、做铺垫,重点在技能的熟练掌握,在微课中会用大篇幅进行操作训练演示。一般在现场进行拍摄,以现场的学生训练为主、屏幕录制PPT 为辅,教学过程有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分析、学生实际训练、教师现场点评、学生再次训练和总结操作要领等几个环节。这类微课以学生实训过程为主线,展现整个教学过程。
技能演练型微课重在让学生掌握技能操作,所以不仅要讲清楚操作的步骤,同时还需要效果明显,“眼见为实”,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动手操作,从而内化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成果展示型微课
成果展示型微课,一般指对学生作品或成果进行展示和呈现说明的视频片段。这些成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前期实践基础上,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的学习成果。在服装设计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像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创作过程,最后编辑成一个微课,不仅能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还能作为存档和评价的材料,而且还是指导实践学习、自主学习、项目学习的直观材料。
成果展示型微课能达到传授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自主实践能力等多维度综合性素质的教学目标。
(五)创作表演型微课
创作表演型微课,一般应用于服装设计、舞蹈创编、戏曲教学等既有实际操作、又有创意设计等创造性劳动的选题。这种类型的微课与前述技能型微课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区别。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与创意和设计相关的个性化内容, 所以参与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它需要选择几种典型的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不能胡乱发挥, 所以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种类型的微课成片后更加赏心悦目,表现力更强。如微课《2013级服装专业优秀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示了在舞台、灯光、音乐等背景下模特演绎的多套学生服装作品,学习者可以观看到服装各角度的不同效果,包括服装色彩、廓形、面料和工艺等内容,还能感受到不同风格的服装应该选择何种灯光、音乐进行辅助展示。
创作表演型微课应注重教学内容选取的独到之处,加上最佳效果的视觉、听觉方面的锦上添花,不仅作为学习之用,还能成为专业宣传资料。
二、“服装设计”课程微课类型的异同
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中,微课的五大类型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等相同点,但具体操作中还是存在差别,侧重点也不一样,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然后制作实用有效的微课,完美呈现给学生,达到教与学的终极目标。
(一)趣味性
运用各种微课都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在运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方向为切入点,同时辅以教师的自身魅力,使课堂教学有趣味,有悬念,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发挥极致。
(二)针对性
选用微课类型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定制,要与教学目的有强关联,针对不同学科选取合适的微课,做到有的放矢。尤其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