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把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通过加强上机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全真模拟手工账同时,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每个菜单的应用及业务事项操作流程,能独立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在上机演练过程时,学生建账套、初始化设置、数据处理、填制凭证、结账等时,会不断地应用所需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理论知识,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很多学生在演练时会出现一些操作问题,如“记账凭证审核不了、固定资产业务处理不了、报表数据为什么出错等”,这都是学生要学会分析处理的。报表数据出错,可能是因为报表公式定义错误引起,需重新定义;固定资产业务处理不了,可能是固定资产初始化设置错误或者其他参考系数设置等。会计模拟实习在电算化室进行实训,一是可以将会计专业知识与电算化软件操作知识相互接轨,相互融合;二是使学生在灵活有趣的教学中掌握会计知识、电算化软件和计算机知识,拓宽学生多方面技能,更加适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主要指通过多媒体素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EXCEL表格等的演示来配合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与会计教学有效整合,能把各种教学信息进行融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把抽象、繁琐无趣的文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过程学中配以图片、声音、颜色、视频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调动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便于师生互动、教学反馈,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会计模拟实习》第一篇基础知识讲授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主要涉及的是经济业务的处理流程及部门。如果单纯依靠教材、黑板、粉笔向学生讲授,学生肯定会觉得难以理解和记忆,那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企业工作缺乏了解,没有实践经验,只能凭空想象,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素材、教学视频,通过课件,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账务处理程序具体化、简单化;教师也可以上网寻找相关会计工作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视频,创设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印象,传播更多的信息,从而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重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加强网络新技术应用,教学信息更丰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除了要求掌握使用电算化、ERP软件,懂得运用办公软件EXCEL制作报表、统计、分析数据外,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下应用各类财务相关软件完成工作。如增值税防伪开票系统、网上纳税系统、网上银行系统等,这些都需要依托网络系统(Internet)完成的。例如通过网上银行系统,企业可以进行收付款结算、信贷、对账、查账。教师可以利用在企业顶岗实践的机会,把经验和技术带到模拟实习培训中,在网络技术下创设新的工作情景,分小组完成,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在网络技术下仿真模拟,发挥能动性、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课后学生可通过E-mail、QQ群、微信群互相沟通,交流经验。
(四)合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获取最新信息
学生可在网校学习最新会计信息、会计法规、会计从业、就业指导、会计实务等,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浏览。
四、在会计模拟实习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反思
1.信息技术要想在会计教学中发挥效果,教师需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积极探索。
2.注意课堂管理,中职院校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在网络系统下教学中学生容易沉迷网络,需多加提点。
3.除了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不断更新,学习新知识、丰富教学信息。
五、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模拟实习的整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但在教学中是否应用得当,效果是否满意,还需教师们继续学习和探索。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