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怀揣着这颗希望的种子,看他写作,冒雨推他看电影,帮他借书,在似信非信的观望中又走了一阵,然而那时的他,虽然跟母亲朝夕相处,却是形“合”,神“不合”,合而不欢。因为那时的他,身体和灵魂,没有一个在路上……
二、 欢而不合——“我”的生命开花与母亲生命凋谢的错位
母亲对治好史铁生的病终于不再抱有希望,既然医治不了身体,那就拯救灵魂,于是她在心里为自己的儿子埋藏了象征希望的种子,并且一直在期待那颗种子发芽。
有一天母亲竟把内心的愿望外化成行动——在去给史铁生找工作的路上,挖了一棵“含羞草”回来,也许在她的心里,史铁生就是那棵害怕被人触碰的“含羞草”吧,然而也许他能够像“含羞草”那样甘心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要健健康康地活着,也就是母亲那时对儿子最大的希冀。可是史铁生不甘心只做一棵草,他要以树的形象站立,迎接风雨,享受日光。承蒙上帝垂怜,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史铁生总算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由一棵害怕被触碰的“含羞草”长成了一棵遮风挡雨的“合欢树”!
可是在史铁生的第一篇作品发表时,在他的作品获奖时,在他成名时,她却已经长眠于九泉之下。他躲开那些拿我当励志榜样的记者,躲开那种带有怜悯之意的欣赏目光,想要跟母亲谈谈心,想要重温一下母爱的温暖,可惜,再多的思念,都只化作一阵微风从他的身旁拂过,似乎,那是柔软的母爱,他贪婪地看着头顶的树枝多情地摇曳,不禁想起了那棵母亲当年种下的合欢树……三番五次想摇车进去看看,可终究抵挡不住睹物思人的痛楚,于是以各种借口推脱了。
也许,就在远处静静地观望,静静地想象那棵母爱之树的形态,任凭思念的泪水泛滥成灾,悲伤的回忆,也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因为至少,比没有回忆的人要好……
青春是一指流沙,苍老的是一段年华,母亲用她苍老的年华为史铁生重获了人生的青春,他也获得了另一种人生的欢乐,而母亲却永远地走了,他终究留下了“欢而不合”的遗憾。
三、亦合亦欢,亦欢亦合——《合欢树》情感错位的美学启示
史铁生因为病痛,没有好好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可以明确感觉到他体验的生命的苦难,让母爱戴着沉重的枷锁,母子之间虽然天天在一起,气氛却异常凝重,两人“合而不欢”。而后虽然重获生命的希望,并且让残败的生命在苦难的废墟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可母亲却又无缘感受这份生命花朵的灿烂,这种生命的欢乐,最终也只能孤芳自赏,与母亲“欢而不合”。
这种“合而不欢”的情感错位,启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那些时光里,有欢笑,有泪水,那都是母爱在你生命的道路中留下的爱的痕迹。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与母亲“亦合亦欢”的和谐氛围。
而“欢而不合”的遗憾错位,让我们明白,不管你的人生之花开得多么绚丽灿烂,都不应该忘记生命源起何处,不能只以物质上的荣华富贵来回报母亲,或者干脆忽略生命的起源,自己一路奔向浩瀚的人生大海。我们应该在努力照顾好母亲身体的同时,也安顿好母亲的心灵,让母子亲情有一个“亦欢亦合”的完美结局。
特约编辑 林贤东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