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目标与模式、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教学手段与评价等,与普通高校没有很大区别,缺乏能够体现高职特点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近年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既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各学科对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又无法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应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究,创新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满足岗位职责所需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是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提出了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与改革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当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文书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课目前基本成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但仍存在许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
虽然应用文写作课被纳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时设置少,没能引起相应的重视,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这是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应用文写作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不愿意参与学习。同时,学生对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不清晰,无法感觉到应用文写作与自己专业的关系,忽略应用文写作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欠缺,学习参与度不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水平也偏低。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偏向于普及性,缺乏应有的职业特性。
(二)教材缺乏针对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同时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另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没能紧贴着社会发展的形势,课文中的范文和示范案例没能及时选取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或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生实际生活、工作的应用并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达不到行业的需求。这就造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会草拟经济合同,营销专业的学生写不出完整的产品说明书,文秘专业的学生看不懂行政文书。
(三)教学方式欠灵活
在高职院校里,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应用文写作,大部分高校出来的教师,往往缺乏文书处理的实战经验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专业知识并将其有效地运用,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加入大量的实践训练。而在现有教学模式里,教师的教学仍然依赖于头脑中的教学经验,缺乏分析探寻学生学习的规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授知识,没有将“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适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无法将职业所需的应用文知识充分融入应用文写作课堂,造成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受课时限制,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及针对性仍有待提高。
同时,虽然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课堂上,因部分教师缺乏信息化系统技术的培训,网络教学资源的制作欠缺生动性和科学性,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较呆板
高职应用文考试模式也存在单一化弊端,以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当作整个学期学习内容的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忽略了应用文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学生死记硬背即可过关,成绩虽好缺乏实际应用能力,挫伤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种种现状,导致高职应用文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弱势科目。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有实际操作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应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