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内容,以符合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如,为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可模拟职场场景,让学生熟练掌握求职信、简历撰写、申请书、请假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常用公文的书写。文秘专业的,可重点讲述行政公文的草拟和制定发布,会计专业,可以重点讲述财经类的文书,锻炼会计的岗位职能。电子商务专业的,需要重点讲述广告文案、商务合同等。
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息息相关,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需要增加与学生职业能力相关的课程资源,打造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只是注重文体的写作的规范性,在网络时代,应用文写作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如增加图片、音像等,更强调文档的编辑和管理。写作者必须有全局意识,善于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培养目标时,紧跟时代性同时要有开放性理念,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如应用文写作,除了强调要掌握应用文写作的专业技能外,还可以关注跨界多维素质的提升,激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互通灵感,去思考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创造性实践。
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探讨
(二)打造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需实行因材施教、多角度、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同步走,加强学生对行业岗位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优势。
应用文写作实际上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学科,基本上根据职业的差异,所涉及的应用文都有不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外,还应根据专业的需求,穿插相应的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们应用文写作能力而言,他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应用文撰写,基于应用文规范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这需要课堂上教师兼顾到实践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使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有机结合,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课堂上,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导入热门的素材或引入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像欠条与借条,二字之差,诉讼期限有着天壤之别,“借条”的诉讼有效期长达20年,但如果是“欠条”就只有两年诉讼期了。“今借”和“今借到”差别很大,“借到”表示钱已经给到借款人了,是钱已经交付完毕的证明,但是今借只是表示说有意向同意借款但是钱是否收到不确定。
同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及不同文种的样式,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进行资料整合和相应的归纳,促进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像讲授合同等实践性较强采用的文种,可采用分组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写作的实训,也是最大程度上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提升其职业能力。
此外,学校可建立实训平台,选派有一定职业能力的教师负责教学实训管理,制定实训目标、计划和项目内容,把实训作为授课内容一个组成部分,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内,学期末再上交一份实训教学活动总结。依托实训平台,学生在校内进行应用文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可培养其文书写作、创意与策划、沟通与协调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提高他们的职业敏感度。
另外,加强校企合作机制,让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有效接轨。校方可跟企业建立长久合作项目,制定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聘请企业内部人员、行业人士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
通过接触真实的工作,互联互通,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社会各行业对应用文的基本需求,促使学生把自己所学的应用文写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的职场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完成从教室到职场、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采用立体多维化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发展,基于开放网络环境,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为教学过程各环节提供全面的服务。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成为课程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整合网络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思维,对课程进行系统的优化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模式创新。从课程的设计和导入中,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扩大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打造应用文写作的网络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的直播或者实行在线辅导,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区、答疑区、讨论区、作业反馈区等平台,及时跟学生进行交互以及积极的讨论。针对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上容易犯的错误或者难懂的知识点分主题设计系列微课堂,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点击查看,复习及掌握。另外,建立网上课堂资料库,将应用文写作的相关视频素材、课内作业、实训的内容、课程相关的参考网站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上平台,让学生自主查阅学习。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通过提供有效的资源和信息确保学习者获得高质量在线学习体验,这样学生能更加了解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也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双方进行更好的链接。
另外,增强协作式学习体验,让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基于共同任务的互助学习,基于教学的信息反馈,学生间实行合作和协作学习,通过分组与同伴互助,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也能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从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师生间多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