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扭转多数中职学校组建足球队“重男轻女”和“挂名球队”的现象
自各种《足球实施方案》下发后,各级部门搭建了中职校际间学生足球比赛平台,但多数为男子足球队,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有些中职学校为了争荣誉不择手段不考虑中职学校足球发展循序渐进规律,直接到体校或专业队去拉人,只有在比赛前3周左右这些学生才出现在校。这种做法对足球在校园普及非常不利,因为它没有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如果是真正(不是挂名的)在校在班的学生参与足球队训练了,足球训练队员会在校生活学习平时会对周围的同学起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所以中职学校足球训练队,必须是从学校各班级抽选出足球基础较为好一点或兴趣较为浓厚一点的学生进行课余时间训练足球的队伍,在校园足球中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女子足球队组织不起来跟女子足球比赛定位有关,现在应该是扫盲普及阶段(足球教育教学断层很久了),女子足球比赛应该先从抓3人制或5人制足球比赛较为容易些,再过一段时间才过渡到11人的足球比赛或与其并存,才有利于女子足球队建设。
(四)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女生足球联赛
自《足球实施方案》下发后,多数中职学校都常态性开展班级足球联赛。但多数搞男子联赛,没有女子足球联赛。女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少,难以调动女生积极性,难以提高女生自觉参与度。还有足球比赛场地要求和比赛组织横跨时间过长,导致各校不太愿意搭建女子联赛平台。其实比赛的组织可以改成按校本女子比赛规则进行,目标是普及女子足球阶段,可以调整比赛人数少、时间短、场地缩小等规则,对搭建班级女子足球联赛起便利作用。
(五)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学生足球社团或者女生占比偏低
有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足球社团作用认识不足,而没有组织校园学生足球社团。足球社团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作用,足球社团对足球在中职校园推广起不小作用,特别是在校园足球比赛中帮不少忙。学生足球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足球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足球组织。一定要组织女子足球社团,女子足球社团是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女子足球队成员在社团中起引领作用。女骨干成员也要往能裁判执法、比赛组织、比赛的外围工作方面培养,也要注意各年级女子足球队梯队接续培养。
(六)多数中职学校都没有实用简易女子足球队训练的校本教程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多数学校用足球教材都是足球专项班的教材。此类教材全面、系统、目标定位高、实施起来适用难度大。一定要编写女子足球队训练的校本简易教程,来适用于中职校园女子足球队训练。编写考核标准要有可操作性、编写女子足球竞赛简易规则(3人制、5人制小场地足球比赛)要使比赛便捷性和普适性等。
三、结论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问题的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比对,对中职学校女子足球队建设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职学校女子足球队建设发展要循序渐进规律,需要时间的浸泡,需要女子足球群众来支撑,需要比赛等长效机制来保障。并积极实事求是寻求变革,力争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在中职女子足球队训练的校本教程和比赛的简易规则,学校建设或重新画小型化、多样化的足球场馆设施,体育教师对女子足球队训练理论技能再熟练的培训,学生女子足球社团等方面一定要脚踏实地去做,会对中职女子足球队建设有质的变化,会对女子足球在中职校园推广普及起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