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师下企业实践
1.下企业方式
大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和新理念等。
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包括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
如图3所示,教师下企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是自身需求还是学校安排,是跟随实习学生还是企业要求教师配合下企业,是到指定的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还是随意找一间企业把教师送过去等,不同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如果方式不当,不仅会影响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在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如果教师是主动参与,带着问题、任务项目到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研究的调研
2.选择下企业时间
教师下企业实践,必须在保证校内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一窝蜂在同一时间内大批量教师下企业,对日常的教学冲击太大,得不偿失。对学校来说教师选择假期是最好时段,其次是学期末,对教学影响不大,但是对教师本人来说,选择平时脱产的也不少,如图4所示,占比47%,时间点的选择除与教师本身有关外,很大程度还与学校配套的激励机制有关,这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讨。
3.企业实践的培训培养方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学校有长期合作的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大家共商、共管,形成机制,量身定做企业实践的培训培养方案,在实践过程不断去完善,就能实现共赢。如图5所示,有具体方案仅占54%,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并未重视要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六)“双师型”教师能力提高方向
从图6所示,教师对企业岗位实践经历和实操技能要求较高。
目前,中职学校中“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主要是通过国家示范校的学科化授课模式,取得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算认定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主体仍然是学校,很少把企业作为培训主体。所以,“双师型”教师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职业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