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方面。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对中职生自我形象的塑造、健康心理的疏导、法制意识的强化、成功就业的导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如表2:
三、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现象,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基础性、引导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该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渗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等心理健康因素。具体如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