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当代的中职生是改革开放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都会有时代的特点和自身的特色,中职生的德育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等因素,使中职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部分学生出现盲目推崇西方民主、西方文化,政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弱化,贬低中国文化等表现,这对中职德育工作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笔者结合中职德育课题的研究,尝试将本土鲜明人文特色的道德资源融入中职德育,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发展规律这一认识出发,通过引起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道德需求和兴趣,更加凸显对中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其自觉地增强爱国情感、规范行为习惯等,从而使实施道德教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依据笔者近年来开展的广东省中职重点德育科研课题《田家炳精神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广东省“十三五”立项课题《苏区精神融入中职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两个省立项课题研究和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中职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搭建具有鲜明特色德育新模式,增强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精准挖掘本土鲜明人文特色的道德资源,是融入中职德育的前提
中国梦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两项德育的具体内容,是分属 《中职德育大纲》中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两个德育要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构筑 “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实现中国梦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 “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准确的挖掘本地的人文特色的道德资源,融入中职的德育工作中,创新德育形式,增强中职生爱国爱乡情感,规范日常行为习惯,达到提高基本素质的教育目的。
在两个省立项德育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依托在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我县是广东省首个“中央苏区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客家人文精神。其中大埔籍的爱国侨领田家炳先生,是我校的独资捐建人,他的具有浓厚传统道德精髓的事迹是我们非常优秀的德育资源。为更好在中职德育工作中开展理想信念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精准地挖掘出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的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以及与中华民族精神高度统一的“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爱国爱乡、捐资社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勤俭诚朴、进德修身、重实轻华、实而不华、以立立人、止于至善、豁达谦逊”精神内涵的田家炳精神。这与新时期的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的支撑点。
精准挖掘出的苏区精神和田家炳精神的内涵与民族精神及中国梦教育是高度统一的,是充分融入中职德育体系的前提和保证。
三、本土鲜明人文特色的道德资源融入校园文化是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是课堂教育的一个延伸,校园文化对中职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对事物发展的正确看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体现具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中职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苏区精神及田家炳精神资源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熏陶的作用。我校用苏区精神和田家炳精神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把具特色人文精神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与文化之中。依托特色人文精神进入校园文化,极大丰富了中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涵,对教育培养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展现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我们把特色人文精神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和管理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