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职业教育中某一专业领域同一系列教材的多样性。当教材的建设深入到某一专业领域一个系列或某一课程时,同样存在着多样性的问题。同一系列的教材,根据课程的不同功能或特色,会有各自的主体表现形式。课程之间会有差异,即便同一课程,为便于它承担不同的功能,也会有或与学科课程或与活动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某一专业领域同一系列教材的开发中,也要考虑具体课程的特点或课程中不同单元的功用,合理处理好表现形式的选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教材谱系的多样性蕴含如下价值规定性:
1.职教教材多样性必须以国家的统一要求为基本前提,拥护由国家规划、组织力量编写的示范性教材。只有坚持这个前提,国家意志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质量才得以保证。
2.职教教材多样性的宗旨是服务于新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一体系在内容上具有五方面特点,即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等;在质量上达到两个“要求”,即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其中的“中国特色“是指现代职业教育具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衔接、相配套、相协调的特质。“世界水平”就是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达到世界职业人的标准和水平,即具有健全人格、良好职业素养和与现代专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操作能力。
3.职教教材多样性是由统编教材、通用教材的一个版本发展为多种版本,而不是数量多、版本多、品种多就实行了多样性。多样性的本质在于特色、层次和质量,在于建设和效益。这就是说,现代职教教材虽然形式多样,内容各异,但是均遵循“思想性与特色性的结合、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知识性与实效性的结合、教学性与自学性的结合”的建设目标和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立项重点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野中的教材开发研究》(立项编号为GDJY—2015—B—a024)的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