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议
(一)为学生提供社会支持和职业信息
针对幼师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上社会支持和职业信息收集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低的情况,中职学校可以在这两方做努力。首先,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幼师专业的前景与发展、专业知识等,取得家长的教育协助,学生从而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其次,学校不仅应该为三年级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应让她们多了解就业政策与信息,并开展就业信息收集能力的培训,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信息收集的能力。再次,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支持,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向学生介绍行业动态、政策,成为学生的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
(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专业兴趣对学生择业效能感有极其显著差异,这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是一致的,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要去完成这个活动的动机和意志。而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不喜欢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被迫服从父母的升学安排。因此,学校在招生时,可以就专业兴趣对学生进行遴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已经入读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专业知识讲座、技能比赛、实习见习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逐渐激发她的专业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通过对问卷的开放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幼师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工作技能存在较大的担忧,如家长工作的开展、课堂气氛的调动、幼儿冲突的处理等,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她们对幼师职业产生焦虑与犹豫。在学校,可通过开设班级管理、幼儿园实务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实践工作方法,并在实习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她们的职业技能。
五、结论
幼师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整体不高,三年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幼师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专业兴趣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不存在差异。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