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动一:填写“日行一善”行动卡
在行动卡上写下至少三个每天都可以实现的善事,完成后,贴在“日行一善”海报上。
(2)行动二:天使在行动
在班级布置“天使墙”,同学们每天都可以在贴上表扬自己或感谢别人的话。同时在班级微博上,建立“天使在行动”专栏,记录身边的善人、善行。每月通过网络投票,选出班级最美天使。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微博和网络投票器,督促并推动同学们将课堂上激发出来的善意付诸生活实践中。
至此,教学步骤顺利完成。
四、总结
现代实用心理学认为: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为实现“学而信、知而行”的教学效果,本次课以活动体验为引领,教师是编曲者和指挥者,编出跌宕起伏的曲子,并指挥、引导着学生们参与演奏,使他们的情绪不断起伏,促动他们完成体验、分享、共识、行动的学习过程。
教学中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轻松帮助教师设置情境,营造出不同体验氛围,让参与者能真实、准确、强烈地体验情感,激发出内心的道德需求及情感共鸣。学生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产生顿悟,了解个人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认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进而形成信念价值观,完成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网络交流平台,打破空间、时间局限,学生可以即时互动交流,分享同学们与人为善的行为,起到表彰先进、树立示范、引领行为的宣传作用,实现 “知而后行”。信息化技术助推活动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高效实施,并最终达成了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朱守锂

